探索人际边界 守护心灵空间 郑州市第八中学开展“边界感”主题心理课实践活动

2025年04月30日 16:19
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

同学们大大方方地进行展示

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

4月21日-29日,郑州市第八中学在各个班级内开展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心理课《边界感:适可而止的艺术》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游戏等形式,带领学生们探索人际交往中“进与退”的智慧。

课堂伊始,学校心理教师关雨昕通过“人际距离”实验引发学生思考。三位同学依次朝着1号志愿者走过去,当感觉其他志愿者离自己的距离让自身感到不舒服时,1号志愿者可以马上喊“停”,模拟出个人心理边界距离,将边界感具象化。经过几轮实验之后,2027届笃行三班学生荆启轩在分享环节中表示,原来适当的距离不是冷漠,而是对彼此的尊重。这个直观生动的实验,让抽象的边界感变得可触可感。

在“情景诊疗室”环节,学生分组演绎外号矛盾、友谊危机等典型场景。扮演“越界者”的小A最初坚持“好朋友就该形影不离”,但在角色扮演中逐渐意识到,过度介入他人生活可能适得其反。在小组讨论中,学生们结合校园生活中的8个真实案例,用四色便利贴区分“适度交往”“过度介入”“冷漠疏离”“弹性边界”四种类型。当发现三成案例被归为“灰色地带”时,大家意识到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智慧与勇气。

最触动人心的是“我的边界轮盘”活动。学生们在彩纸上写下自己的“心理界限清单”,郑重投入象征守护的储物盒。“不随意翻看我的东西”“不随意拿我的物品”等想法,折射出大家对自我空间的珍视。当大家轮流宣读并交换清单时,许多同学意识到,尊重他人边界与保护自我空间,是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双向法则。

课程尾声,关雨昕表示,边界感不是高墙,而是让关系长久鲜活的篱笆。互相尊重,学会优雅地设立界限,既能守护自己的心灵花园,也能让他人的芬芳自由绽放。

此次课程是郑州市第八中学阳光心理系列活动课程的首场实践,后续将推出“情绪温度计”“压力转化站”等特色课程。正如2026届致远二班学生朱奕冰在课程反馈中写道:“原来成长不是变得圆滑,而是学会在温暖自己与照亮他人之间,找到合适的平衡点。”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认知,正悄然重塑着青春期的相处之道。后续郑州市第八中学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,让适度的边界感成为校园文明的一角。

图/文: 郑州8中 关雨昕 刘依娜 责编:郝彬焱 | 打印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© 2001 - 现在 版权所有:欢迎来到公海,欢迎来到赌船!  地址: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邮编450053 欢迎来到公海,欢迎来到赌船! :66955375 66995447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71-63951012   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zzedu163@163.com    豫ICP备10019805号-1
Baidu
map
'; str += ""; str += "
返回 打印
"; str += "
"; article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article').innerHTML; if(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!=-1){ str +=article.substr(0,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); strTmp=article.substr(article.indexOf(strAdEnd)+strAdEnd.length, article.length); }else{ strTmp=article } str +=strTmp str += "
" str += "
" str += "网页地址:" str += window.location.href str += "
"; document.write(str); document.close();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