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:双帽映日——军训场畔那道生长的风景

2025年08月15日 16:45
扫码可在移动端浏览

奔尼帽下的小少年

奔尼帽下的小少年

作训帽下的小少年

作训帽下的小少年

当迷彩的方阵在晨光中舒展,两顶帽子的交替,成了今年军训场上最动人的注脚——作训帽挺括如少年的脊梁,承托着纪律与坚韧的分量;奔尼帽宽檐似温柔的臂弯,兜住了烈日下的一寸清凉。这顶“会呼吸”的帽子,是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以教育者的细腻,为成长写下的生动注脚,让“以生为本”的教育哲学,在方寸之间落地生根。

军训作为高中生涯的第一课,我们期待它磨砺筋骨,更渴望它成为“有温度的成长”。当郑州市第一〇一中学在高温预警中反复推演,当“双帽方案”从一纸构想化为指尖的触感,教育者的目光早已超越了“训练达标”的单一维度——我们深知,挺拔的军姿需要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石,钢铁的意志更需被温柔呵护的心灵来承载。

于是,在“稍息”的口令里,我们看见少年们从容换上奔尼帽的瞬间:额角的汗珠被宽檐接住,眼底的光却愈发清亮。这顶帽子,接住的何止是阳光?它接住了成长中最真实的需求,也接住了教育者对“完整的人”的尊重。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,教育的本质是“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,而这摇动与推动的前提,是看见每一棵树的生长节奏,理解每一朵云的轻盈与厚重。

“为什么要两顶帽子?”同学们好奇发问。教官笑着指向训练场边的香樟树:“你看它们,既要经得住风雨,也要在烈日下舒展枝叶。成长,本就是刚柔并济的事。”是啊,教育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,我们既需要作训帽下“站如松”的坚毅,也珍视奔尼帽下“笑如风”的自在;既追求纪律的庄严,也守护个性的舒展。这两顶帽子的交替,恰是教育智慧的隐喻——让规则与关怀共生,让磨砺与呵护同行。

暮色渐浓时,少年们将两顶帽子叠放在枕边,帽檐相触的弧度,像极了教育者弯下的腰身。这场景让人想起陶行知的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原来最动人的教育,从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需要在每一个细微处,守住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成长的期待。

双帽映日,映的是少年眼中的光,更是教育者心中的暖。当这道风景定格在军训的记忆里,它早已超越了“防晒”的功能,成为一颗种子——在未来的日子里,它会告诉每一个孩子:真正的成长,从来都该被温柔以待;而真正的教育,永远在细节里生长。

图/文: 郑州101中学 郑州101中学学生发展中心 责编:郝彬焱 | 打印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© 2001 - 现在 版权所有:欢迎来到公海,欢迎来到赌船!  地址: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邮编450053 欢迎来到公海,欢迎来到赌船! :66955375 66995447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71-63951012   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zzedu163@163.com    豫ICP备10019805号-1
Baidu
map
'; str += ""; str += "
返回 打印
"; str += "
"; article=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article').innerHTML; if(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!=-1){ str +=article.substr(0,article.indexOf(strAdBegin)); strTmp=article.substr(article.indexOf(strAdEnd)+strAdEnd.length, article.length); }else{ strTmp=article } str +=strTmp str += "
" str += "
" str += "网页地址:" str += window.location.href str += "
"; document.write(str); document.close(); }